湖南法治報訊(記者 梁原 通訊員 栗穩)“沒想到在這里住了幾十年,這么老舊的小區竟然提質改造了,真是趕上了好時候!”行走在長沙縣泉塘街道陽高社區長沙電力職院家屬樓,這是聽得最多的一句話。
今年來,泉塘街道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,運用一個中心、三治融合、N方力量“1+3+N”模式,形成以黨組織為核心、居民自治、社會力量共同參與的“一核多元”協商共治機制,堅持自治、德治、法治相結合,打通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,繪就基層治理“新畫卷”。
長沙電力職院家屬樓面貌煥然一新。攝影均為郭銀。
探尋共議善治“金點子”,碰撞“新火花”
長沙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家屬樓分別建于1997年、1981年,共有6棟房屋,有232戶居民。2023年,該小區完成提質改造。
小區提質改造完成了,如何讓煥然一新的小區實現長效管理?單靠社區的力量遠遠不夠。于是,在黨建引領下,小區黨支部、物業、網格員、社工、志愿者五級聯動自治管理模式應運而生。
“充分發揮‘黨建+自治’作用,將‘物業議事會’、網格化管理運用其中,提煉出‘三餐四季 清風可期’小區治理品牌。”社區黨總支書記付斌說道。“三餐四季 清風可期”即紅色先鋒、參與共治,清廉先鋒、參與監督,服務先鋒、參與互助;點題季、規范季、問需季、煥新季。
在黨建引領下,小區自治的作用效果逐漸顯現。職工活動中心增加了一個快遞柜,小區車輛亂停放的情況沒有了……一件件瑣事,通過共商、共議、共治得以解決。
大家將問題拿到“老鐵”議事會中議一議。
今年以來,中國鐵建城小區黨支部積極探索小區治理“4+4”工作法,通過“老鐵”來管事,做好四件事,做到四明白。
“四件事,四明白即聽鄰里說事,一群熱心‘三長’把訴求領明白;聚鄰里議事,一個‘老鐵議事會’把大事說明白;幫鄰里監事,一支‘廉泉’監事隊把過程督明白;向鄰里亮事,一個公眾號把結果曬明白。”社區黨支部書記蔣軍介紹。
中國鐵建城小區有居民萬余人,停車位少,導致亂停放時有發生。大家將此事拿到“老鐵”議事會一商議,最終達成“治標先治本”的共識,敲定了增加道閘、在小區內和外圍新增停車位等舉措,由此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疑難雜癥。截至目前,20個社區共開展各類議事會1000余場次,共解決大小問題500余個。
用好多方共治“金鑰匙”,解鎖“新密碼”
“鄧書記,鄰居家養狗影響我休息,上門勸告也不聽,請你來調解一下。”近日,接到群眾反映后,泉韻社區海德公元小區黨支部書記鄧建芝聯動“老鄧調解室”及時上門,化解了一起鄰里矛盾。
成立于2020年的“老鄧調解室”,由鄧建芝、劉維祥等小區威望高、熱心公益的退休老黨員、老干部輪流坐班,同時聯合社區綜治專干、法律顧問以及社區民警等,幫助解決群眾鄰里糾紛,及時將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。
鄧建芝、社區物管專干在“老鄧調解室”接待群眾。
“調解工作,要掌握好火候,要動之以情、曉之以理。”說起工作室的調解之鑰,鄧建芝用“六字”加以概括,即“接、聽、析、調、和”,環環相扣。
近年來,泉塘街道通過成立街道綜治中心,實現“三所”聯動,構建全區域覆蓋、全方位保障的糾紛調解隊伍,打造了星港社區“鄰里幫幫團”、泉韻社區“老鄧調解室”、星悅社區“銀發先鋒”巡邏隊等一批群防群治品牌。
不久前,星悅社區3614小區居民李女士向“銀發先鋒”反映,一位鄰居疑似正被電信詐騙。了解情況后,志愿者王蓮喜第一時間打電話向社區綜治專干和民警反饋,三人立即奔赴該居民家中,詳細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后,民警幫助其在手機上安裝了“國家反詐中心”APP,并進行了普法宣傳。因跟進及時,確保了居民的財產未受損失。
“銀發先鋒”巡邏隊自2021年成立以來,隊伍已壯大至30余人,他們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,每天戴著紅袖章結伴在小區開展巡邏。如今,小區鄰里矛盾糾紛越來越少、治安更加和諧有序。
打造基層治理“金名片”,激發“新動能”
景星社區成立于2013年6月,共有8個樓盤小區,均超過10年以上歷史,管理難度大。特別是康橋長郡小區,居民近萬人,訴求多,歷史遺留問題多……這里一度成為街道的“老大難”。
今年以來,街道指派物管辦主任吳宏偉擔任景星社區黨總支第一書記,面對曾經“12345”熱線工單辦理排名倒數、小區不穩定的被動局面,吳宏偉說“這對我來說,既是壓力也是動力。”
?康橋長郡小區網格員、志愿者在開展入戶走訪行動。
在街道統籌調度下,物管辦迅速制定小區治理工作方案,充分激發支部活力,以“網格+樓棟長+志愿者”模式開展為期1個月的入戶走訪行動,深挖問題根源,共收集居民訴求100余個。
“物業收益不透明、不公開”“外墻瓷磚脫落,有安全隱患”“電動車亂停放嚴重,怎么辦?”……一個個群眾訴求通過“12345”市民熱線反映,該小區今年1-10月“12345”市民服務熱線關于物業領域工單共176件,且頻繁登上街道每周投訴量“排行榜”前列。
物管辦圍繞“12345”熱線涉物業領域工單進行分析研判,通過實行掛圖作戰、跟蹤督辦、問題閉環三步法,高質量完成物業服務領域熱線回復工作。
“小區治理事務繁雜,每一件小事都事關群眾利益。”小塘路社區黨總支書記易尚坦言。就拿今年年初的一次應急救援來說,當時易尚接到睿智園小區物業來電,稱自來水管線爆裂,維修難度大,必須緊急關閉總閥。由于事情發生突然,商戶、居民的生活肯定會受到影響。
接到消息后,易尚立即趕到小區,督促物業經理在居民微信群做好解釋工作,隨后緊急協調自來水公司加速維修。“水管老化嚴重,發生過多次爆管,居民多次通過‘12345’熱線投訴,維修已解決不了根本問題,為此,社區聯動部門單位力量,全力推進庭院管網改造,目前改造已完成,居民再也不擔心用水難題了。”易尚說道。
截至今年11月,街道共接收“12345”物業領域工單2884件,辦結2850件,10月穩居每周工單排行榜數量前5位的康橋長郡等小區均下榜。
責編:梁原
一審:梁原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